n137474

加拿大财政部长签下那份对中国钢铁加征25%关税的文件时,恐怕做梦都没料到,72小

加拿大财政部长签下那份对中国钢铁加征25%关税的文件时,恐怕做梦都没料到,72小时后,中国商务部的一个动作,能让整个北美农业圈彻底慌了神。 事情的起因是加拿大盲目跟随美国,对中国电动汽车、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,这种明显的歧视性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。中国商务部迅速行动,在 2024 年 9 月 3 日发起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,并在 2025 年 3 月 8 日宣布对加拿大农产品实施严厉反制措施,包括对菜子油、豌豆加征 100% 关税,对猪肉、水产品加征 25% 关税。 加拿大是全球第五大大豆出口国,也是中国油菜籽的主要供应国。2023 年,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额达 34.7 亿美元,占其总出口的 64%。中国加征关税后,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急剧下降。2024 年 12 月,中国进口加拿大油菜籽量同比减少 40%,导致 ICE 油菜籽期货价格下跌超过 10%。加拿大最大的猪肉生产商枫叶食品公司,其对华出口占总销售额的 20%,加征关税后订单大幅减少,股价下跌。 北美农业圈紧密相连,加拿大的困境很快波及美国。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国,2024 年对华大豆出口额近 128 亿美元。中国在反制加拿大的同时,继续扩大从巴西进口大豆,2024 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达 7465 万吨,占中国总进口量的 71.1%。美国大豆库存积压,价格下跌,农场主收入减少。美国大豆协会报告显示,2025 年美国大豆种植量可能减少 25%,农民收入预计下降 30%。 供应链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北美农业的困境。加拿大港口积压了大量待出口的油菜籽,运输公司收入减少,仓储费用增加。2024 年 8 月,加拿大铁路劳资纠纷导致货运中断,农业产品运输受阻,进一步推高了成本。美国的 ADM 公司等全球农业巨头,因中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,利润下降。 历史案例也印证了这种连锁反应。2018 年中美贸易战期间,美国大豆出口下降,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量激增,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。如今加拿大面临类似情况,却无法快速找到替代市场,因为中国是其农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。加拿大农业大省萨斯喀彻温省的省长呼吁政府与中国谈判,加拿大农业联合会也敦促政府采取行动,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面。 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让加拿大农业遭受重创,也让美国农业感受到压力。北美农业圈的恐慌源于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,以及供应链调整的困难。加拿大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,反而让本国农民和美国同行陷入困境,这充分说明了贸易战的双刃剑效应。